鹿门一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8章 李世民兴修水利,行亲耕礼,推背图之大唐帝国,鹿门一儒,菊香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正月初十,朝会。

李世民对群臣们说:“

今年春耕,朕作为大唐天子,应为天下百姓做表率,决定重新举行已废弃多年的亲耕礼。”

杜如晦启奏:“微臣建议:先农坛已建好,这次亲耕礼可以定在正月二十一日,就在先农坛举办祭拜神农氏仪式,然后在先农坛旁的籍田举行亲耕礼。”

李世民说:“准奏!朕还有一事在思虑,去年大旱,让不少地区农业收成减产,今年要吸取教训,看怎么能杜绝旱灾?”

群臣们听到李世民的提问,感觉到问题挺棘手,都沉默不言。

这时,袁天纲出列起奏:“圣上,微臣认为要杜绝旱灾,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兴修水利灌溉工程。”

李世民一听,眼睛一亮,急忙问:“怎样兴修水利灌溉工程?”

袁天纲继续奏:“为了加强水利建设,建议设立专门的治水机构,具体讲,在工部设置一水利部门,掌管全国的河渠疏浚与灌溉工程;在京师长安专门设置一个水利部门,掌管京师长安的河渠疏浚与灌溉事宜。”

袁天纲看李世民对自己的建议非常感兴趣,于是就将现代通行的河长制借鉴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。他继续建议:

“在大唐帝国的每条河流都设河长,即全国十个道、州、县、里都建立河长制,各道都督、各州刺史、各县县令、各里里长都兼任辖区内河流段的河长,负责自己所管辖的河流段的河渠疏浚,及依托河流建立农田灌溉水系工程。这样既保证了干旱季节有充足的水源灌溉,又避免了涝灾的发生,一举两得。”

李世民及群臣都没听说过这种先进管理模式,都听得入神了。

袁天纲继续说:“为了保证此项制度能够贯彻下去,实行一票否决制,即:吏部把各道、州、县河渠疏浚和农田灌溉的优劣作为各级官员的考核硬件指标,考核表现优秀者升职,考核表现差的降职。御史台将御史们分片包干,分派到各道去巡查,监督各道的河渠疏浚与灌溉工程的完成质量,发现有工程质量问题就严查督办。”

袁天纲说完,李世民觉得意犹未尽,还想继续挖掘他脑袋里的智慧:“袁爱卿,你还有什么建议,通通说出来。”

袁天纲想了想,又说:“微臣认为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建大运河,虽然隋朝灭亡了,大运河是一项不利于当代,但可以造福千秋的宏伟工程。”

袁天纲话说到此处,停顿了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明朝第一航海家

文人鬼